隨著時代的進步,醫(yī)生們醫(yī)學科普的力量越來越大,以前害羞的肛腸疾病也逐漸揭開了神秘的面紗。什么樣的肛瘺、肛裂、混合痔、肛門腺、肛竇、括約肌,普通人可以和你分手一段時間。但是,醫(yī)學科學畢竟需要系統(tǒng)、專業(yè)的學習與訓練,幾句科普、幾個醫(yī)案自然無法讓人民大眾準確的識病、防病,甚至適得其反,延誤病情。
痔瘡疾病說大也不大,痔瘡癥狀突出,很多患者自己就可以診斷自己得了痔瘡,去醫(yī)院一看,還真是那么回事兒。但說小,也不能掉以輕心,表面上看,痔瘡的嚴重性遠遠不及心腦腎、肺脾肝等重要臟器疾病,導致許多人對痔瘡也不以為意。出乎意料的是,痔瘡隨時都有可能成為大腸腫瘤、炎性腸病等肆虐的掩護、餓狼的外套。
痔瘡知道多少
中國2015年流行病學調查:肛腸疾病發(fā)病率50.1%,其中痔瘡98.09%,癥狀應治療44.7%。徐永強等對到其院就診的1195例便血患者行全結腸檢查結果示如下圖:
其中排在頭兩位的,是肛門良性疾病患者和大腸息肉,分別占便血患者的52.22%和23.10%,值得注意的是,約27.24%的肛門良性疾病患者合并有其他大腸疾病[1]。
便血以便血或便后血為特征,是痔瘡最常見的癥狀,也最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。痔瘡便血多與排便密切相關,血色鮮紅,便血時一般無疼痛,輕度便血表現為廁紙染血或滴血,嚴重者表現為噴射狀出血,便血一般可自行停止,不伴腹部癥狀。
由于痔瘡的普遍存在,許多以便血為主的疾病,不應滿足痔瘡、肛裂等肛門良性疾病的診斷,應根據抓錯了,不能錯過的原則,詳細診治,防止重大疾病扮豬吃虎。
腫塊脫落是許多痔瘡患者的首要癥狀,必須與其他肛腸良性疾病鑒別。輕度痔瘡,痔核在大便時脫落,大便后自行回收的重度痔瘡需要用手推回,行走、咳嗽等腹壓增高時脫離肛門,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。內痔脫離嵌頓會引起劇烈疼痛。
如何正確就診
患者就診前應注意以下幾點,有助于飲酒、飲食辛辣、飲食不潔、便前出血、便后出血、單純血液、粘液、膿液,與糞便混合或附著糞便表面,出血顏色、出血快、出血量、其他不適
警惕四大疾病
1、大腸惡性腫瘤
大腸惡性腫瘤出血色暗,?;煊姓骋夯蚰撘海瑲馕冻粑?,伴隨排便習慣改變,大便變細,體重下降,腹脹、腹痛,內急后重感,可做全結腸鏡檢查和活體組織病理檢查確診。
陳瓊等統(tǒng)計2003-2007年我國結直腸癌發(fā)病人數為71733人,粗發(fā)病率為28.08/10萬,占全部惡性腫瘤發(fā)病總數的10.56%,在癌癥發(fā)病構成中排名第三[2]。這么高的發(fā)病率,臨床醫(yī)生必須履薄冰,鏡檢時即使發(fā)現明顯的內痔,也不應該輕易診斷痔瘡。對于確診內痔的病例,發(fā)現直腸、肛管內同時存在疑似硬結、潰瘍、包塊等,應進一步思考和復診,警惕內痔與直腸癌同時存在的可能性。
2、大腸息肉
大腸息肉表現為粘液血便,血液多附著在糞便表面,血色鮮紅,息肉位置高時血液暗紅,或大便潛血實驗陽性,位置低的直腸息肉與息肉脫離,癥狀如痔。
大腸息肉是腸道最常見的良性腫瘤,占腸道息肉的80%,多發(fā)于50歲以上人群,60歲以上老年人大腸息肉檢出率達44.7%或更高[3]。
由于腸息肉的高發(fā)病率,而且息肉的體積大小、生長時間、絨毛成分比例、不典型的增生程度與其癌變有明顯的正相關性,如果將息肉誤診為痔瘡,患者的生命可能會受到癌變的威脅。臨床上發(fā)現息肉的人,提倡早期切除、定期復查,Kaiserterpermanente研究證明腺瘤檢測率和隨訪期發(fā)生直腸癌、進展期結直腸癌和晚期癌之間有負相關性[4]。以預防為主,預防和治療相結合,這是最大限度地預防癌,保護健康的理想選擇。
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,便血,誰還不知道呢?
3、炎性腸道疾病(IBD)
炎性腸道疾病(IBD)是一組特發(fā)性、慢性、炎性腸道疾病狀態(tài),包括潰瘍性腸道炎和克羅恩疾病兩種主要疾病類型,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瀉(血便、粘液便)、腹痛、體力下降、消瘦、低熱。腸道并發(fā)癥主要為出血、腸穿孔、腸道狹窄、梗阻、瘺管和肛周病、中毒性巨結腸甚至癌變。據統(tǒng)計,多達25%的患者合并腸外并發(fā)癥,其中15%-20%伴有關節(jié)疼痛。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亞洲地區(qū)尤其是東亞IBD發(fā)病率及流行情況仍呈持續(xù)上升狀態(tài)[5]。
炎癥性腸病的特點是反復發(fā)作,久治不愈,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。目前診療指南推薦的治療方案主要是抗炎、免疫調節(jié)劑及激素治療,雖然可以控制癥狀,但須長期用藥,副作用明顯,經濟負擔重,目前國內中醫(yī)藥治療IBD研究成果眾多,臨床效果明顯,副作用小,中西醫(yī)結合治療應當是IBD治療的新方向。
4、肛腸良性疾病
①直腸下垂是直腸、肛管、甚至部分乙狀結腸移位下降和外脫的疾病。多見于年輕人和老人,常引起諸如大便失禁等痛苦的癥狀。直腸脫垂者脫出物呈環(huán)狀,色淡紅,質地較軟,表面光滑,肛周分泌物增多,伴肛門括約肌松弛,無曲張的靜脈,一般不出血。如果不能立即復位,局部靜脈回流受阻,粘膜充血水腫發(fā)生,嵌頓、糜爛壞死。長期性完全性直腸脫垂會造成陰部神經損傷而造成肛門失禁、潰瘍、出血、狹窄、壞死的危險。
直腸脫垂是肛腸科棘手的疾病,復發(fā)率高,手術仍是治療直腸脫垂的主要手段,有腹部和會陰兩種方法,有數百種方法,但效果非常滿意。因此,在脫垂早期就接受治療,阻斷其繼續(xù)發(fā)展,是比較好的選擇。
②肛裂即肛管皮膚全層縱裂形成感染性潰瘍,以疼痛為主,疼痛為周期性(排便后幾分鐘內疼痛減輕或消失,排便后30分鐘內反射性包括約肌痙攣收縮引起劇烈疼痛),排便時出血,顏色鮮紅,點滴。便秘與肛裂互為因果,互相影響。
上述4種疾病因病癥狀相似,臨床上稍微不注意的話,容易被誤認為是痔瘡,不注意,誤診誤治,疾病最后發(fā)展成失控。說到這里,我想起了很久以前讀過的文章《扁鵲見蔡桓公》。扁鵲建議蔡桓公:你有病,不治之癥可能很深?;负钫f:寡人沒有疾病,醫(yī)生治病不成功。”傷的是醫(yī)者心,賠的是自家命?,F在的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,在疾病輕淺的時候,選擇默默承受,到了不得不就診的時候,往往已然成為了當代蔡桓公。
免責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克魯尼網站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提示:本文觀點中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互聯(lián)網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網站客服核實,本站將于7個工作日內處理。